|
“基于资源约束的轨道交通全场景智慧施工管控平台”科技成果评价会议圆满成功发表时间:2024-09-06 17:20 为提升深圳地铁施工管理水平,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深圳技术大学与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深圳地铁智慧施工管理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远程调度和智能决策。 2024年8月29日,为助力轨道交通行业的科技进步,推动行业未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受会员单位深圳技术大学委托,协会组织召开了“基于资源约束的轨道交通全场景智慧施工管控平台”科技成果评价会议。会议邀请了7名行业专家组成专家组: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执行主任/教授毛保华、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智能交通与物流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温惠英、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雷、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与物流学院运输工程系,系主任/教授鲁工圆、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宏、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师室运营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知青、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资深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潘健英。会议由协会办公室主任房磊主持,专家组一致推举毛保华作为专家组长。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团队的汇报,并对项目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品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质询,项目团队结合科技成果及应用业绩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专家组从创新程度、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技术重现性和成熟度、技术创新对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基于资源约束的轨道交通全场景智慧施工管控平台 一、提交评价的成果资料齐全、内容翔实,符合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研究了线网级施工管理流程的安全及效率相关关键性问题,构建了基于边缘智能的运营施工现场信息化管控平台,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资源约束的运营施工计划调度方法及施工区域智能安全闭锁算法。 三、项目研发的成果具备多端协同、多系统融合、管理敏捷化、流程可视化等特点,实现了对车站、区间、车场等区域施工作业的全场景全流程智慧管控,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四、项目提供了一套轨道交通全场景智慧施工管控平台,成果已应用于深圳地铁全线网,成果转化程度高,提高了地铁运营管理安全和效率,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针对轨道交通运营施工全场景信息化程度滞后、施工资源分配不合理、依赖人为判断、缺乏统一标准等关键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以提高业务流转效率和创新管理模式为导向,对各类施工作业的信息传递对象和内容进行规范和优化,形成资源约束下的轨道交通施工计划调度方法,在计划层面实现精细化管理。采用B/S结构,基于图形化引擎、报表引擎、工作流引擎,整合EAM、停送电、调度运作、运营统计等多个数据库形成施工信息云数据仓库,实现组建作业计划管理、作业执行管理、基础数据维护等基本功能模块。系统后端服务通过内外部网络分别与浏览器端和移动端连接。浏览器端为多地点、多角色提供操作支持;移动端则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便捷的辅助决策方式,并提供端门、拆挂地线等设备物联网数据服务,为“施工管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的可持续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对作业时间、作业区域等地铁施工所需的资源进行统筹管理,解决了人工管理中计划编制工作量大、冲突检测难免疏漏的问题,利用SVG对线路基础信息进行刻画,提升揭示板的动态性与灵活性,整合相关作业信息,实现线路及供电情况可视化、冲突检测可视化、拆挂地线可视化和施工作业进度可视化等。通过梳理优化实际的施工作业流程,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施工作业管理的关键信息,通过划分施工作业的节点,使用图形可视化展示施工一览图以及施工进度条。 在施工现场实时感知的基础上,通过端门实现运营施工执行关键管控节点的调整,将端门设备、挂地线设备等通过物联网设备,对每个施工的施工时间、施工地点、施工完成程度等信息进行采集,利用移动终端结合二维码技术,实现端门管控与人员定位、风险提示、日志记录等功能。将生成的资源配置方案,向一线施工人员实时分析实时反馈。通过整合相关作业信息,实现线路及供电情况可视化、拆挂地线可视化和施工作业进度可视化等。在现有安全分区规则要求下,精细化利用线路资源,实现作业施工区域的智能安全闭锁与互控。 为了提高深铁运营一线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到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提高施工信息传递的效率,通过企业微信、短信推送、网页推送、待办提醒功能等方式,将生成的资源配置方案,以主动方式实时推送到一线施工人员设备上,有效提高审批时间全年全线网有效作业时间增加4.6万小时,审批时效较原有系统20%效率提升。 深入分析运营施工中的关键管控要素如作业区间、供电区间等内在联系,实现关键管控要素数学化表达,为基于维护策略的计划制定提供了新的安全保障方法,使计划优化成为可能。将具有相似性或相邻性的多个计划组合为作业点位进行统一维护,显著提高了维保效率和协同性。分析广义资源占用情况、考虑任务优先级和安全限制等因素,提供了全面的资源配置方案。 未来,深圳技术大学与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模式持续优势互补、产教融合,以深圳地铁智慧施工管理系统为依托,秉承创新、协调、低碳、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建设管理模式,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深圳技术大学将继续聚焦施工管理生产场景,弘扬工匠精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构建一个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合作平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深圳智慧和深圳力量!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成立以来一直关注着行业与企业的需求,鼓励企业创新,助力企业完成科学技术成果评价(鉴定)及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科学技术创新应用,未来将不断秉持初心,共同推进轨道交通创新性发展。 |